2025/02/212309
#駕駛觀念
減少交通事故:行人與車輛共存的最佳策略(上集)
行人未走斑馬線發生事故,駕駛就一定沒責任嗎?
行人違規穿越馬路是事實,但這是否代表駕駛就能完全免責呢?在交通事故中,責任往往不是單方面的,駕駛人的反應與行為同樣至關重要。今天,我們就從風險預防的角度,來探討行人與駕駛如何共同守護道路安全!
首先讓我們先從政府資料來看行人事故發生的常見肇因為何?依「道安總動員」統計前兩名分別是「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」和「穿越道路時未注意左右來車」,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走斑馬線隨意穿越馬路。以113年1月至11月的數據來看,這類事故共發生1,349件占比超過5成,其中更造成47人因此喪生。

圖1、道安資訊網-11301-11行人事故肇因排行
你一定要知道的交通法規與判決!
依據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》第134條,如果路口設有行人穿越道、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,行人就必須依規定通行,不能隨意穿越馬路!特別是 在這些設施100公尺範圍內,違規穿越可是不被允許的!
然而,若駕駛未盡到應有的義務,例如在可反應時間內未採取任何防禦措施導致人員傷亡,仍可能需要承擔部分責任。在法院多起類似案件中,一審與二審因不同事證與法官採納觀點不同,導致判決結果出現180度大轉變。這也顯示,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需視個案而定,但唯一不變的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,無論是行人還是駕駛都應該共同遵守規則,降低風險。

圖2、110-112年國泰產險理賠資料車對行人交通事故肇因占比
根據國泰產險110-112年理賠資料統計,在汽機車與行人事故中,最常見的兩大肇事原因分別是:
1.超速(32%):車速過快會大幅縮短反應時間,讓駕駛難以及時煞車或閃避突發狀
2.未保持安全距離(27%):車距不足導致煞車不及。
顯見約六成駕駛人皆因前車急煞或突發狀況等,反應不及而發生交通事故。
Dr. Z提醒您
●行人:遵守交通規則,行人要走斑馬線喔!
●駕駛:保持安全車距,隨時注意周遭狀況,避免因疏忽而承擔法律責任。
●事故責任:須依個案判定,但不變的是遵守交通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。
讓我們一起遵守交通規則,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,期待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。
資料來源:道安總動員
減少交通事故:行人與車輛共存的最佳策略(下集)連結:https://carrisk.cathay-ins.com.tw/truth_page.asp?pkey=1649&sc=1